“罔惜凤”。曹雪芹在书中对王熙凤名字的含义并没有明确的解释,却对王熙凤有“凡鸟偏从末世来,都知爱慕此生才。一从二令三人木,哭向金陵事更哀。”这一判词,这既是对王熙凤一生命运的总结,也是作者对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的挽歌。
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迷人,就在于她折射出人性的复杂。她既有”协理宁国府”的才干,也有“弄权铁槛寺”,害得张金哥夫妇这对苦命鸳鸯共赴黄泉的贪酷;既有“苦赚尤二姐”的两面三刀,又有对刘姥姥的怜贫恤弱……她不是扁平的光伟正大或者丑恶猥琐,正是因为如此,王熙凤这一艺术形象才会在百年来吸引着读者,以至于有“爱凤姐,骂凤姐,不见凤姐想凤姐”这句话。
贾家正是在王熙凤的支撑下,才能在“内囊也尽上来”的情况下,维持着大体正常的运转;在王熙凤对家族的勉力付出下,贾宝玉才有和一众姊妹躲进大观园吟诗作对的闲情逸致……
只可惜,“凡鸟偏从末世来”,贾家已经处于末世,任凭王熙凤如何努力,也无法改变贾家覆亡的颓势,这只美丽的凤凰注定只能和冰山一块消融……
实,在上面的对联中,“王熙凤”和“史湘云”两个人名各有一个字没有用到,就是“熙”和“湘”二字,“熙凤”谐音“西风”,“湘云”谐音“像云”。
在繁体字中,“风云”的“云”字与当作“说”讲的“云”是两个字,前者带有雨字头。由此暗示,全联的比较后面一个“云”字还具有双关意义,既表示“述说”...
王熙凤:凤为雄性神鸟,喻意凤姐像个才干卓越、犀利锋快的男人。也谐音“枉是凤”,虽然才干出众,也免不了香消玉殒,一领草席裹尸丢旷野,女儿差点被卖的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