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传,源字的来源故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传说。相传,在古代有一位名叫盘古的巨人,他在混沌之中开辟了天地,创造了世界。在他的身体中,有一条巨大的河流,被称为“源”。这条河流代表着生命的源泉和无尽的力量。
后来,人们为了纪念盘古的伟大创举,创造了一个象形字“源”,用来表示源泉、根源和起源。这个故事也象征着人类对于生命和创造力的敬畏和崇拜。
“源”是会意兼形声字。小篆本作“原”。后由于“原”为引申义所专用,便另加义符“水”写作“源”,从水从原会意,原兼表声。
《说文》无。
“源”的本义为水源、源泉。如朱熹《观书有感》: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引申指来源、根源。如《隋书·音乐志上》:“乐者……实升平之冠带,王化之源本。”
基本解释 源 yuán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:河源。
泉源。
发源。源远流长。源头。
事物的根由:来源。
资源。
渊源。能源。起源。策源地。 姓。 流 笔画数:13; 部首:氵; 笔顺编号:4411332511234